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神召會康樂中學 - 2022年11月

鞏固學術基礎「為家國育良才」 深化品德教育「為基督練精兵」


神召會康樂中學一直以基督教教育為本,以愛與紀律為教育核心。本着基督辦學精神,學校深信每個孩子都是神的傑作,都獨特和可教,因此一直善用教學資源,提供豐富學習活動,強調品德教育,引導學生在求學生涯找到個人志向,在未來發揮所能,榮神益人。蔡康年校長帶領教學團隊致力將學校打造成學習與成長並重的學府,通過持續優化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的興趣,增設課程元素,建立積極求學的態度,孕育聰慧友愛的「康樂人」。

「混合模式」提高教學水平 多年為正增值學校

蔡校長指出:「近年不少研究指出,受疫情影響,學生因缺乏面授教學的機會,其學習能力與社交表現均較疫情前轉弱。有見及此,我與教學團隊撥動資源,改變校內教學模式,透過精準教學目標整頓校內學習氣氛,令學生回歸校園時,都能專心求學。」教學團隊深化「混合模式」教學,善用多媒體授課工具;又加入專題研習與小組討論增加課堂互動;課業設計亦增設主動學習元素,培養學生預習、尋找延伸資料、繪畫腦圖和組織圖像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上,重點加強學生的應試技巧,讓學生掌握不同題型的答題方法。「在設計校內試卷時,我們會讓根基較弱的學生有追上進度的機會,亦會為優異生設計適當的挑戰,推動不同能力的學生都有溫習的動機,所以試卷在內容、技巧及目標上都會精心配合日常教學,深淺適宜,以『易合格、難高分』為原則擬題。」學校針對不同學習進度,各科組會分別製作分層工作紙,以加強課題增補訓練,令每位學生都學有所長。

學校的教學方針面面俱到,充分照顧不同學習需要,同時設立完善資優教育計劃。除校內拔尖課程外,學校亦參加多個校外抽離式課程,為資優學生創造更多系統化的學習機會。例如中一級至中五級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能夠參與奧林匹克課程,藉以提升對數學的興趣,深化數學解難能力。另外,針對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的中六學生,學校設立「中六試前溫習室」,廣邀升讀大學的校友擔任校內導師,在每天課後時間支援師弟妹學習,並分享公開試實戰經驗。全因學校重視教學水平,師長富教學熱誠,打造出色學術水平,多年來一直評為正增值學校,多個學科達到最高第9級指標,學校於公開試更屢創佳績,成績有目共睹。

首重英語學習 成就國際化人才

良好語文能力是「學會學習」的首要技能。建立穩固的語文基礎,除了能提高個人閱讀、解題和理解能力外,亦能幫助發展表達及組織力,提升整體學習效能。蔡校長對英語教學饒有心得,目前更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英國語文委員會主席,掌握課程發展的一手資訊。因此,他尤其重視學生的兩文三語能力,希望結合課程理念、教學規劃和教授方法,扣連考評指標,增加在公開試的競爭力,獲取良好的應試表現。學生自初中已開展分班教學,依據學生英語能力分班,中文科更會設立獨立的分班機制,在中一、二級各設特別班,推行「普教中」,創造自然的普通話語境,加強學生對書面語的掌握,提升寫作能力。蔡校長指出:「英語能力較好的初中同學,數學科和科學科將以英語授課。及至高中,我們改以學生個人興趣和能力為分班基準,為裝備日後升學就業,通過以小班教學教授3大主科(中文、英文、數學),按能力調整教學進度,務求令每位同學都能跟貼課程,找到學習方向。」

除了精心優化校本課程,學校亦積極打造生活化的英語環境,不但定期舉行英文早會、英文報章閱讀時間、English Friday和設置校園英語角,更動員全校師生編製主題式英語刊物——《Hebron Times》和《Hebron Anthology》。刊物配合視藝科的傑出畫作與英文文章,讓不同潛能的學生都能各有發揮,相得益彰。此外,承着「堂校合一」的優勢,除了原有的外籍英文老師外,教會亦派出5位外籍英語老師到校參與英文教學和課後輔導班工作,以及協助舉行英語活動,豐富校內英語教學人手。學生能透過與外籍人士頻繁接觸和交流,建立流暢的英語會話能力。

與此同時,學習外語並不能單靠書本知識,在疫情前,學校一直透過獎學金計劃,鼓勵學生在中學生涯參與至少一次海外交流學習,以了解不同國家的語言和文化,建立宏大的國際視野。近年更有學生在學校的支持下,得到約港幣11萬的資助,到意大利中學留學1年,收獲豐富知識之餘,也獲取難能可貴的人生經歷。

設備先進 校舍頻頻更新

蔡校長與教學團隊深明教學設備的重要性,本着「學生為本」的設計理念,積極更新校園設施。「校舍位處林村河畔,環境清幽寧靜,交通便利,為學生成長的好地方。近年除將校舍外牆翻新,修整籃球場外,又在禮堂加設兩個大型液晶螢幕,方便日後舉行大型活動,籌辦成長講座。」目前,校園現正打造校內咖啡廳,旨在提供休憩、輔導和自主學習三合一的空間,讓學生能沖調咖啡,深入了解拉花藝術;同時作為輔導學生的基地,令師生能一同透過咖啡時光放鬆身心。未來,校內將開展英語室、圖書館和其他特別室的優化工程,期望進一步打造更完善舒適的校園環境。

特色學習體驗 完善資優教育

教學團隊強調培訓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勤學習慣,豐富其人生閱歷,藉由不同活動讓學生接觸不同領域的事物,擴闊眼界,建立自我。學校積極籌辦「走出課室」的學習經歷,舉行聯課活動、比賽、校外參觀與表演。與此同時,學校舉行全校性學術活動日——「學術薈萃」,各科的學會和科任老師都會設計與知識相關的交流活動和遊戲,讓學生暫時放下課本,享受寓遊戲於學習的時光。另外,學校每年均會舉行「STEM活動」和「科學嘉年華」活動,透過全校性的STEM活動,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嘗試動手設計及製作發明品,具體認識科學理論,從中提升個人創造力。針對具藝術天賦的學生,學校又開設高中視覺藝術作選修科,鼓勵學生發揮專長,將興趣化成學習。

近年,校內多媒體教學漸趨成熟,遂開展了「教學資源庫計劃」,收集不同科目和級別的教學短片與教材,並建立網上互動學習平台,將教學資源傳承下去。蔡校長補充:「針對資優教育,過去學校一直與教育局資優教育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委託大專院校及其他教育團體緊密合作,以抽離方式在課堂以外為學生開設特定範疇的延伸課程和一般性增潤課程,提升資優生的深層次思維技巧、創造力和個人社交能力。」例如,去年有學生通過選拔,參與「中大資優計劃 2021(夏季課程)」,從不同學習活動中學習掌握特殊和廣義相對論的基礎概念,從認識科學研究中釐清誤解和謬誤的重要性,走進嚴謹求知的科學世界。

從才藝發展德行 從心長出「屬靈果子」

先哲常言,人的品格將決定人生,甚至比天資更為重要。學校堅守基督教精神,重視「全人發展」,期望學生能在關懷與愛的環境中育成良好品德,從而壯大心智,學會回饋社會,榮神益人。學校創立四社文化,又設立超過40個學會和活動小組,以擴闊校園體驗,培育學生的個人興趣,促成快樂校園生活。學校會從「屬靈果子」的9個元素(「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中挑選3個作為3個年度的品德推廣主題,這些「屬靈果子」將融入不同的學校活動,待學生完成六年求學時光之際,9種美德果子便能植根心中。蔡校長致力建立學生互相欣賞、學習的風氣。蔡校長又言:「老師在早會和周會上分享個人經歷,建立平台讓師生彼此了解,一同分擔成長的喜樂,並從不同面向建立正向校園,傳承『康樂人』熱愛生命,敢於創新和勇於承擔的傳統。」

在校內豐富的活動小組中,「群牽服務團」的團員積極組織和參與社會義工服務,深入基層,扶助弱小,而屢獲外界嘉許,如社會福利署的「創意服務獎」、「關愛多一點服務獎」等。學校鼓勵學生在外服務,亦主張在校服務,以建立關愛校園,如學校多年設立「薪火燃傳學長輔導計劃」,由高中學生以朋輩輔導形式幫忙籌備新生活動,幫助中一新生適應校園生活,建立關懷文化,實踐品德教育。

教育傳媒

(左起)鄧慧敏副校長、蔡康年校長、杜偉基助理校長 (左起)鄧慧敏副校長、蔡康年校長、杜偉基助理校長
神召會康樂中學一直以基督教教育為本,以愛與紀律為教育核心。 神召會康樂中學一直以基督教教育為本,以愛與紀律為教...
神召會康樂中學一直以基督教教育為本,以愛與紀律為教育核心。 神召會康樂中學一直以基督教教育為本,以愛與紀律為教...
教學團隊深化「混合模式」教學,善用多媒體授課工具;又加入專題研習與小組討論增加課堂互動;課業設計亦增設主動學習元素,培養學生預習、尋找延伸資料、繪畫腦圖和組織圖像的能力。 教學團隊深化「混合模式」教學,善用多媒體授課工具;...
除了精心優化校本課程,學校亦積極打造生活化的英語環境,不但定期舉行英文早會、英文報章閱讀時間、English Friday和設置校園英語角,更動員全校師生編製主題式英語刊物——《Hebron Times》和《Hebron Anthology》。 除了精心優化校本課程,學校亦積極打造生活化的英語環...
蔡校長與教學團隊深明教學設備的重要性,本着「學生為本」的設計理念,積極更新校園設施。 蔡校長與教學團隊深明教學設備的重要性,本着「學生為...
除了精心優化校本課程,學校亦積極打造生活化的英語環境,不但定期舉行英文早會、英文報章閱讀時間、English Friday和設置校園英語角,更動員全校師生編製主題式英語刊物——《Hebron Times》和《Hebron Anthology》。 除了精心優化校本課程,學校亦積極打造生活化的英語環...
蔡校長與教學團隊深明教學設備的重要性,本着「學生為本」的設計理念,積極更新校園設施。 蔡校長與教學團隊深明教學設備的重要性,本着「學生為...
教學團隊強調培訓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勤學習慣,豐富其人生閱歷,藉由不同活動讓學生接觸不同領域的事物,擴闊眼界,建立自我。 教學團隊強調培訓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勤學習慣,豐富其人...
教學團隊強調培訓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勤學習慣,豐富其人生閱歷,藉由不同活動讓學生接觸不同領域的事物,擴闊眼界,建立自我。 教學團隊強調培訓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勤學習慣,豐富其人...
學校堅守基督教精神,重視「全人發展」,期望學生能在關懷與愛的環境中育成良好品德,從而壯大心智,學會回饋社會,榮神益人。 學校堅守基督教精神,重視「全人發展」,期望學生能在...
學校堅守基督教精神,重視「全人發展」,期望學生能在關懷與愛的環境中育成良好品德,從而壯大心智,學會回饋社會,榮神益人。 學校堅守基督教精神,重視「全人發展」,期望學生能在...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